第一百七十七章 人间地狱-《从靖康开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李敬人没有在江南,江南却留下了李敬传说。
    提起李清照的侄儿,几乎就很少有不知道的士绅。
    从磁州之战开始,连战连捷,逢战必胜,一路追着完颜宗望的十万大军,打到汴梁城下。
    打的完颜宗望的十万大军伤亡过半。
    打的汇合以后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居然不敢出城跟李敬宗泽野战。
    连称帝的赵构收到山东抵报,也只能捏着鼻子由着李清照在抵报上骂。
    不可一世的完颜宗望在河东碰见李敬,也只能丢下了所有在大宋的掳掠,带着赵佶跑了。
    如此大宋战胜,带着威武雄壮的大宋战舰,甲胄鲜明,武器精良的靖字军。
    郑家居然抢到他头上去了。
    昌国县令,郑家众人面如死灰。
    倒是那些大食的,婆罗的,有几个比郑家和地方官的骨子要硬一些。
    嘴里叫嚣着什么大宋律法管不到外国人。
    然后就悲剧了。
    说实话,大食商人运来的这么多东西,李敬就没有感兴趣的,唯一有点兴趣的,无非是他们用黄金。
    只要是看过他们交易过来的物资品类的后世人,对大食运来的东西也不是特别感兴趣。
    香药、犀、象、珊瑚、琥珀、珠啡、宾铢、鼊皮、碡瑁、玛瑙、车渠、水精、蕃布、乌構、苏木。
    这些东西宋人看着稀奇,真没什么大用。
    作为挑嘴货的李敬能看上的,也就只有作为调味品的胡椒了。
    胡椒的原产地虽然在印度,经过大食商人贩运到东南亚和国内,在唐朝还是稀罕货,可是宋代,海南,东南亚都有种植。
    品质甚至比印度来的更加放心。
    所以李敬对付这些老外,根本没有负担,即便是他们真运来大宋急需的玩意,自以为卡住了脖子,大不了开舰队去抢就是了。
    之所以还留着这些人,是因为他们跟泉州和广州的海外商人有勾结。
    郑太后有些不明白,缴获了郑家,李县令这么多钱,各指挥使,统领都在帮忙审讯甄别海盗,李敬怎么对这几个番人这么感兴趣。
    “李敬,那些去拜山的两浙商人,你就这么把船放走了?”
    登州严重缺船,随着蒸汽舰艇大规模下水,这些没有动力或者风帆动力的木船,也可以作为驳船使用,扩大登州水师的运力。
    尤其是船上的船工,水手,都是航海的熟练工,最好的水师预备士兵。
    把这些船放了,几个水师统领还是挺心疼的。
    “跑海买卖,挺不容易的,要不是震东海的海盗没有人打,他们也不至于到昌国来拜山,我大宋水师打击这些海盗是正义的,别因为蝇头小利,坏了我大宋水师的名声!”
    开什么玩笑,李敬需要鼓励海商出海,要在明州附近乃至两浙招募水师官兵,水师学堂学员。
    成功以后还要返派这里,修建军港,建立船舶司。
    不能仗着船舰炮利丢了格局,得罪了人心。
    在大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,名声真的很重要,同样是嫡贬詹州,苏东坡一路喝酒吟诗,日啖荔枝三百颗。
    被定性为“六贼”的蔡京流放出来,被人得知是蔡京,连吃的都买不到,活活饿死,还买不到棺材。
    民心向背,不仅能影响江山归属,也能影响个人机遇。
    “赵统领,扬州舰就跟你留在昌国,给那些商人交代,让他们去散布士卒招募和水师学员的事情,都交代没?”
    “交代了,大宋水师打掉了震东海,他们可高兴了,每个商船都让他们拿了一叠我们的文告,也委托他们偷偷的回两浙散发,庆元府,绍兴府,嘉兴府的海商都答应给我们收集硝石,贩运过来。”
    给震东海上供,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。
    做善事是功劳,惩戒匪徒,同样能让民心归附。
    “赵统领,匆忙剿匪,除恶不尽,此番留在昌国,一切都要小心,水师辅助水师的陆战队士卒,招募的新兵,一边要整合训练,一边还要注意防备,实在遇见险情,拉着开走扬州号,把招募新兵都拉走就行了!”
    赵羽笑着点了点头,说了一声喏。
    在舟山群岛呆了三天,李敬根本没怎么管其他事情。
    他答应过柔嘉公主,要给他捉锦绣龙虾,现在天气凉了,渔民们都没怎么下水,兴国和明州的市面上都没买到龙虾。
    李敬带着太原舰,亲自去海里下登州产的新式地龙,看看能不能弄几只上来。
    果然,功夫不负有心人,下完了地龙,闲着没事的太原舰就在舟山捕鱼。
    还拉上了几条不算太大石斑。
    这年代的海洋渔业资源,绝不是后世可以比较的。
    海底那些个潜水到不了的地方,从来没有过捕捞的浅海海底到处都是海鲜,地笼拉上来收获满满。
    最大的一条龙虾足足四斤多。
    拉上来转运回了成都舰以后,赵柔嘉兴奋连连尖叫。
    看了一眼,眼睛就拔不出来了。
    一直在厨房外面,守着李敬给她烹饪。
    毕竟是小孩子,李敬可没有给他们做刺身,不过为了好看,蒸煮过后的龙虾,还是像刺身一样给她装回去。
    “哇呜,李敬好厉害,上可以统兵打仗,下可以庖丁解牛!”
    这两天捕获的龙虾不少,不仅赵柔嘉有吃,太后,太妃,公主,郡主,水师统领,甚至李敬的小妾们也人人有份。
    连指挥使们和李敬小妾们也挥舞着筷子,一起在桌上品尝石斑鱼和龙虾。
    “好好吃!李敬,我决定了,明天我还要吃龙虾!”
    赵柔嘉品尝第一口龙虾,就被这味道迷住了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