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76章 事在人为(中)-《正义的使命》
第(2/3)页
任企忠听后,叹了一口长气,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我现在做什么,恐怕都晚了。”
“王丛同志,我们相处时间虽然不长,可我对你始终如一的尊重。自从你上任宏枝县委书记以来,市委对你的支持从未改变。”
“宏枝县取得的成绩,自然有你的一份功劳,这些我都看在眼里。但眼下金德市的处境艰难,我真心希望你能从大局出发,在厉书记面前为金德市美言几句。”
“说句实在话,我心里真没底。省委这次大刀阔斧的进行人事调整,力度和决心都是前所未有。”
“所以,我拜托你,有机会一定要为金德说话,怎么说,你是金德市委常委,为了金德,你责无旁贷。”
听得出来,任企忠这番话,软硬兼施。
嘴上一口一个“金德”,实际上是为了他本人。
任企忠在金德书记任上,干了四年。
按说,是该换地方了。
可他自知能力并不突出,人脉关系也平平。
想要更进一层楼,基本上天方夜谭。
不过,留在现有位置,至少他在南州省,还是一方诸侯。
一旦变动位置,以他年龄和水平,去一个清水衙门,等同于边缘化。
最坏结果,甚至安排到养老单位,这辈子就和权力告别,彻底结束仕途生涯了。
任企忠不甘心,感觉自己不到五十岁,还算年轻,有大把的精力和动力,继续在仕途上拼搏。
他明白,此次干部调整是他最后的机会,若不能把握住,恐怕就再无翻身之日。
王丛看着任企忠那略显焦虑又充满期待的眼神,心中暗自思量。
他明白任企忠的难处,也理解他为何如此迫切地想要改善在厉元朗心中的印象。
但王丛更清楚厉元朗的行事风格,那是一位注重实干、厌恶虚浮的领导。
“任书记,您的心情我能体会。”王丛缓缓开口,语气中带着几分诚恳,“但厉书记不是那种会被小恩小惠打动的人。他看重的是干部的实际能力和工作成绩。我觉得,您与其把精力放在如何讨好厉书记上,不如多花些心思在金德市的工作上,做出一些让厉书记和省委都看得见的成绩来。”
任企忠听后,沉默了片刻。
他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,只是眼下时间紧迫,他担心自己来不及做出什么显着的改变。
“王丛同志,你说得对。”任企忠终于开口,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,“但时间不等人啊。这次干部调整就在眼前,我怕自己还没来得及做出什么成绩,就已经被调整了。”
“还是那句话,拜托你了。”
任企忠对王丛抱了抱拳。
上司对下属这种态度,实不多见。
但任企忠肯放下身段这么做,已然不得已为之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