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样可爱的小女孩,加上稚嫩如黄鹂的嗓音,自然能引来众人的好感。 姜楠嘴角噙着笑,回答的声音不自觉就变得柔软了:“小妹妹,告诉你爸爸,我说的后悔可不是这个哦。” 一个“哦”字带着微微上扬的尾音,好像撒娇一样。 周洵听着,也跟着笑了起来。 小女孩歪了歪脑袋:“那是什么啊?” 姜楠视线在场中众人身上再次转了一圈。 记者和医学工作者的气质是不一样的,光看外表就能分辨出来。 姜楠粗略数了数,还留下的医学相关工作者大约有三十来个,应付不成问题。 “在座的各位同仁们,我在这里托大问一句,大家都是什么专业的?” 如果在看到这份治疗方案书前,姜楠问出这个问题,估计愿意搭理她的人寥寥无几。 而在见识过方案报告书后,情况可就不一样了。 先前情绪激动的那人第一个回答:“我是外科医生,平时主要在急诊室,但我母亲常年被精神疾病困扰,所以我也有所涉猎。” 姜楠冲他友好地点点头:“同志怎么称呼啊?” “我姓赵,您喊我小赵就行。” “小赵同志,你既然是急诊的,那平日肯定遇到过很多有心无力的情况,你不妨跟我说说,在急诊的过程中,你最困扰,或者最害怕遇到的是哪种?” 那人虽然不知道姜楠为什么突然这样问,仍然配合地回答了:“我最害怕的就是遇上感染性休克患者,这类患者如果抢救不及时,致死率太高了。” 接下来要说的话有点多,站着太费力,姜楠重新坐回了椅子上:“感染性休克的抢救原则,一是尽快改善组织灌注,二是维持循环血容量,可以采用胶体液……” “等等等等,我、我找笔……”那人慌忙起身,手忙脚乱地往身上各处摸索,连眼镜都险些被撞掉了。 然而没有人笑话他,因为所有的医学工作者都跟他一个反应,在各种找纸笔。 记者们则忙着拍照记录,一时间,会场里全是此起彼伏的借笔声。 周洵的后肩又被戳了两下。 “小周,你有带笔么?”方秘书笑眯眯的。 周洵从口袋里拿出钢笔递过去:“你怎么也要凑热闹?” “那当然,这可是不得了的知识力量。”方秘书一本正经地答道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