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这话他说得意味深长。 易迟迟就笑,“一定!” 聪明人哪个时代都有,而靠山屯,聪明人不少。 摸摸秦久的头,她温声叮嘱,“去学校的路上听支书爷爷的话,到校后跟着墩子哥哥,记住了吗?” “记住了。” 秦久乖巧点头,易迟迟松开他的手,从口袋里摸了包大前门塞到支书手里,“叔,拜托了。” “我办事你放心。” 支书顺手将大前门揣进了兜里,招呼俩孩子上车。 然后,秦久坐在了自行车的前杠上,墩墩坐在后面,支书脚蹬子一踩,自行车窜了出去。 “你赶紧回队医室去,这段时间怕是忙。” “知道了。” 和秋菊他们打了声招呼后,易迟迟转身离开。 没急着回队医室,而是拐到了牛棚。 老样子,走的小路。 到时老爷子老太太他们正等在后侧门,见到易迟迟过来老爷子焦急的情绪瞬间舒缓下来,却还是迫不及待问,“怎么样?” “支书带着小久去学校了。” 易迟迟扬起灿烂的笑脸,老爷子长舒一口气,“你和他们怎么谈的?” “没谈,送礼。” 没有什么时候是送礼搞不定的事,只要送的东西能投其所好,再卖点惨装可怜,基本上就成了。 不过—— “姥爷,小久的身份被模糊了。” 不模糊不行,老爷子他们是下乡来接受教育的,小久顶着这样的身份没有好处只有坏处。 别小瞧小孩子的恶意,成人的恶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,小孩的恶那是单纯的恶。 因此,小久的身份只能模糊。 “怎么个模糊法?” “大队长他们把小久的户口挪了出来,挂在了靠山屯大队,亲缘关系填的无,您懂我的意思吗?” 懂,也就是说他们小久现在是‘孤儿’。 “这样操作会不会给他们带来麻烦?” “不会。” 易迟迟摇头,见老爷子他们还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,解释道,“大队几个主事人在柳爷爷的见证下一起操作的。” 怎么操作她没详细说,老爷子他们也没问。 因为他们知道,问了易迟迟也不说。 但出血是肯定的,非亲非故没有足够打动人的利益,不值得所有人一起冒险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