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7章,长坂坡(1)-《史书三国传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一时大殿内的官员议论纷纷,一片嘈乱。蔡瑁对刘琮道,“主公,难道你真想对抗曹操不成?”

    刘琮道,“我刚刚接手父亲的荆州,难道就要把它献给曹操吗?”

    蒯越道,“主公,曹操势大,号称百万大军,我们无法抵抗,抵抗则玉石俱焚呢!主公!”

    刘琮道,“我们还有刘备相助,刘备军中有关、张、赵云三员猛将,且长沙郡还有黄忠、魏延等大将,难道我们就不能和曹操拼一下么?”

    傅巽道,“主公,逆顺有大体,强弱有定势,我们以臣下抵抗朝庭是叛逆之道,再说了,真若刘备能抵抗的住曹操,那刘备还能听主公指挥吗?到时恐怕刘备会取主公而代之了,所以,我们归降曹操是明智之举。”

    刘琮有些犯难了,问王粲道,“王仲宣有何见解?”

    王粲道,“傅巽说的对,刘备乃一枭雄,即是刘备抵抗的住曹操,主公以后也难以驾驭他,况且,刘备也战不胜曹操,主公,我们投降吧,不要再犹豫了。”

    刘琮无奈,只好写好一份降书,派人秘密送到许都。

    曹操接信后大喜,即刻起兵杀奔新野。

    驻守新野的刘封探得曹操起兵的消息,即刻快马加鞭向樊城报告。

    刘备得知消息后惊得半天说不出话来。

    刘备不相信刘琮会叛曹,如果刘琮叛曹,他与襄阳隔的这么近,为什么一点消息也得不到呢?而且,真若是刘琮叛曹,那伊籍也该来和自己透个信呀,可伊籍怎么没来?

    正惊疑间,有兵士来报,伊籍从襄阳赶来有要事相见。

    刘备说声快讲,自己却不自觉地快步迎了出去。

    伊籍见了刘备也没那些礼节了,当下便道,“刘皇叔,大事不好,刘琮已投降曹操,请刘皇叔快快定夺!”

    刘备的心一下便凉到底了,他脑子里一片空白,站在那儿完全象傻了一样。

    他原先设计好的打算现在都成了泡影,曹操大军将至,刘琮投降,那可真是进退无路了。

    “主公,我们赶紧想办法才是。”孔明道。

    “召众将前来议事!”

    众将都到齐之后,糜芳便道,“主公,既然刘琮不义,那我们就取了襄阳,取了荆州,以作为我们的立身之地。”

    “对,取了襄阳,然后再夺取整个荆州!”张飞瞪着眼道。

    刘备道,“不可!我自起事以来身无寸土四处依附豪强才得以生存到现在,我靠的是什么?是忠义!是信义!如果我每到一个地方就反客为主,那我刘备就失去了信义,我走到哪儿别人也不敢收留我,那样,也许现在我早就被别人消灭了!所以,要想生存,就必须讲信义,夺取荆州是万不可行的!”

    众将都哑口无声了。

    孔明道,“现在夺取荆州易如反掌,我们现在有足够的船只渡过我们的大军,可是,你们想过没有,即是我们夺取了荆州,我们守的住吗?我们断守不住,曹操大军一到将会摧枯拉朽,那样,我们想逃生都来不及。所以,我们只能撤离。现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,那就是到夏口去投刘琦,夏口东连东吴,即是曹操追到夏口,我们还可以连结东吴以抗曹操,这是最好的退路。”

    刘备道,“先生所言也是,但我认为我们还是先往江陵撤退,江陵是荆州重镇,还驻有刘表的五千水军,且军需物资非常丰富,只要我们占拒江陵,有了充沛的物资,便可与曹操决一死战。”

    孔明道,“也好,我们先向江陵撤退,真若不行,再转向夏口。”

    众将都赞同。孔明又道,“我们可兵分两路撤退,一路由主公领陆军,过襄阳,走当阳向江陵进发,一路由关将军带关平、周仓、廖化三将领水军一万,乘战船走水路,带上我们的军用物资,顺江而下奔江陵,关将军,我们这一万水军、八百条战船将是我们以后生存的资本,关将军一定要平安地将他们带到江陵,若曹军追到江陵,可弃江陵直奔夏口便是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关羽起身领令。孔明又令赵云负责保护家小,一切布置完毕,各军开始拔营起寨。

    樊城的老百姓听说曹操要打来了刘备要走都十分恐惶,老百姓知道曹操有屠城的习性,担心曹操攻来屠城,因此,都纷纷来军营中要求和刘备一起撤走。刘备应允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