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十四章 帝殇-《重生之秦燕风云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夜深人静,沐弘在院子里挥锄,把箱子刨出来。七月炎夏,即使没有太阳,他还是刨了一身的汗。慕容垂在邺城登基,重建燕国,占有幽州、平州和冀州的大片领土,麾下战将如云,燕国的旧臣纷纷投奔,势力强盛。沐弘想来想去,觉得慕容冲手下这点兵马是无法与慕容垂抗衡的,幸好两人中间隔着几千里河山,短时间内不会当面对决。这箱财宝要带回去还给他,自己能力有限,能帮上一点是一点。

    “我想再去白马寺进一次香。”公主说,“下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来呢。”

    “行呐。”沐弘答应着,心里盘算要找牙人把小院售出,仓促间也不知能不能找到买主。

    白马寺建于东汉初期,是中土佛教的起源地,号称天下第一的珈蓝胜地,规模宏大,庙宇众多,远超其他寺院。山门外有两匹白色石马,有一人多高,左右相对,头戴辔络,身置鞍鞯,雕工精细,相传是从西域为高僧驮经之马,故取名白马寺。

    公主虽然穿着平民服饰,但姿容卓绝,气度高雅,前两次上香,出手布施相当大方,给寺庙里的僧人留下了深刻印象。这回刚进山门,就有一名白白净净的知客僧迎上前接引,带着公主进入大雄宝殿,在释迦牟尼、阿弥陀佛,和药师佛三尊佛像前顶礼膜拜。

    公主跪倒在蒲团上,祝祷良久。佛座下有一老僧轻敲木鱼,低声念诵。沐弘跪在公主身后,望着头顶上空俯视众生的佛陀宝相,双目微阖,嘴角含笑,慈悲中带着空寂冷漠,似乎在怜悯人间的苦难,又像在嘲笑世人的执着。沐弘双手合十,却不知该祈求什么,求菩萨保佑慕容冲攻克长安吗?那么天王和长安百姓又何其无辜。想起被鲜卑大军蹂躏的中原大地,沐弘只求菩萨能宽恕他犯的错,保佑他平安无事,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出路。

    蓦地,那老僧敲了一记钟磬,提高嗓门喝一声:“过去心不可得,现在心不可得,未来心不可得。”沐弘琢磨了一会,觉得很玄妙,起身走过去请教:“法师,此话怎解?”

    老僧咕噜了几句,口齿不清,大约是说眼前的一切事物都是虚幻,不可心生迷恋,唯有虔诚修行,才能达到永久的解脱。

    沐弘听了一会儿,觉得不过是老生长谈,见公主站起身来,就跟着她一同走出大殿。

    知客僧守在殿外,见两人出来,连忙过来行礼,请他们到后院禅房奉茶。沐弘知道他这么殷勤备至,不过是为了多得些布施,但见寺内树木葱茏,景色清幽,是个休闲避暑的好去处,不妨在此歇息片刻。见公主没有反对,就点头同意了。

    知客僧领着两人绕到殿后,沿着抄手游廊走进后院,来到修竹环绕的一座古朴雅舍,里面布置精美,一尘不染。知客僧请两人在竹席上稍坐,不一会,小沙弥送上茶水素食,知客僧又捧来一只签筒,询问是否要抽签占卜,自有高僧来为他们解签。

    公主犹豫了一下,摆摆手,却提出个要求:“刚才路过天王殿时,里面一群诵经的法师中间,挨着大红圆柱的那位看上去很面熟,像是一位故人,能否请他过来叙话?”

    知客僧当即答应了,退出禅房赶去叫人。

    “公主见到谁了?”沐弘问。他也看到几十个僧人,灰扑扑的坐在一起,咿呀呀地念佛唱经。殿内香烟缭绕,光线幽暗,他匆匆掠过一眼,压根没留意他们的长相。

    “我看着好像是赵侍郎。”

    “赵整?”沐弘一惊,“他怎么会在这里,而且还当了和尚?”

    “是啊,一定是出了什么事。”公主蹙起眉头,忧心忡忡。

    沐弘记得离开长安时,赵整来给他送行,发誓要在长安坚守到最后一刻。如今他出现在这里,难道长安城已被攻陷了?他心乱如麻,忽听外面脚步声响,知客僧带着一个人走了进来。

    那人身穿灰色僧袍,青黑的头皮,低眉垂目,神情肃穆,乍一看,沐弘根本认不出这个黑瘦憔悴的和尚就是曾经意气风发的秘书侍郎。公主的眼神真是锐利。

    “小僧见过两位施主。”那人合十施礼。

    “赵侍郎,果真是你,你怎么在这里?”沐弘连忙站起身。

    “世上已无赵侍郎,小僧道整。”

    “你怎么出家了呢?”沐弘伸手去拉他,“长安怎么样了?”
    第(1/3)页